致富路上青稞飄香、群眾過上“牛”日子、文明鄉風潤民心……近年來,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昂思多鎮立足氣候、技術、區位等優勢,抓產業、促振興,把種植養殖產業和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強鎮富民的突破口,積極探索產業發展道路,挖掘特色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加速賦能。
致富路上青稞飄香
七月的田野,青稞齊刷刷拔節抽穗。微風吹過,黃綠色的青稞如波濤般涌動,麥浪一層接一層,空氣中彌漫著青稞的清香。
近年來,昂思多鎮圍繞高原特色種植做好產業振興文章,依托良好的地理、氣候、土壤等資源位置優勢,推廣種植青稞新品種,促進青稞產業規?;l展,為農民群眾增產增收拓寬了渠道。
“你看這穗抽得多好,個個顆粒飽滿,長勢很好,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正在地頭查看青稞長勢的化隆縣麥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牟才讓說。
48歲的牟才讓是昂思多鎮五道嶺村的村民,也是村里的種糧大戶。今年,牟才讓共種植了27公頃的青稞,畝產能達到200公斤左右,收入能達30多萬元。在跟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牟才讓看來,這要歸功于高產的青稞改良品種和農科專家的悉心指導。
“種植前政府會給我們發放農藥、化肥等,而且每年都會有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的專家來提供技術指導,現在收成越來越好了。”牟才讓指著眼前一望無垠的青稞高興地介紹道。
五道嶺村黨支部書記韓為成告訴記者,國家為鼓勵青稞產業發展,為種植戶提供了農機購置補貼。目前,五道嶺村里的專業合作社有深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可以為村民提供耕、種、收一條龍的機械化服務。
每年青稞種植、鋤草、噴農藥、收割等環節都需要人手,牟才讓在這期間都會雇用本地村民。“現在我們村里靠種植青稞致富,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一天的收入有120元。”村民多杰才讓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昂思多鎮圍繞高原特色種植,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集約化發展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農作物,將青稞產業列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今年,昂思多鎮共種植青稞1000公頃。
除生產技術和品種改良之外,昂思多鎮采用有機肥種植,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源污染,對于發展高效農業生產奠定了基礎。
如今,青稞產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群眾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保障了昂思多鎮的糧食生產安全,也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群眾過上了“牛”日子
風吹盛夏,沿著蜿蜒的鄉村小道來到昂思多鎮的爾尕昂村能繁母牛養殖基地,一頭頭黑黃相間、毛色光亮、膘肥體健的母牛正悠然地嚼食著飼料,牛棚里渾厚的“哞哞哞”聲此起彼伏,為平靜的小山村平添了些許熱鬧。
“你看,這些牛個個都很壯碩,現在共有72頭牛,其中大母牛有48頭,公牛4頭,還有20頭小牛犢。”化隆縣興業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幸貴在牛棚里向記者介紹養殖場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這些能繁母牛是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引進的,具有產奶量高,肉質優良,環境適應能力、繁殖能力、抗病能力較高等特點。
“一頭小牛能賣到2.5萬元,去年收益有22萬元。”趙幸貴望著牛棚里的一頭頭能繁母牛樂開了花。
據昂思多鎮副書記馬忠孝介紹,今年3月份,化隆縣財政局和鄉村振興局利用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資建設爾尕昂村集體經濟養殖項目,將引進的1600只歐拉型藏羊和40頭西門塔兒牛優先承包給脫貧戶或監測戶,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對養殖戶進行無償養殖技術指導,提高養殖技術,輻射帶動更多農戶掌握養殖技術。同時,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務工,增加家庭收入。
“項目實施后,年純利潤可達177.95萬元,本村及周邊群眾集體收益明顯增加。”馬忠孝說。
對爾尕昂村而言,養殖產業的興旺無疑是打開致富門路的一把“金鑰匙”。
“一個羊羔子能賣1000塊錢,一年能收入七八萬元??筐B羊順利脫貧了,我想再增加養殖規模,讓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戶陳富財眉眼間露出喜悅的神色。
產業興則農民富。昂思多鎮把壯大養殖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主要抓手,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資金支持,探索出增收見效快的產業脫貧路子,為鄉村振興打牢了基礎。
提升鄉風文明軟實力
漫步在沙吾昂村,一條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在精心繪制的文化墻上,活潑的文字配以生動形象的漫畫讓原本單調的墻面有了靈氣。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廉政話語也隨之映入眼簾,給人以“廉政長廊美,正氣滿鄉村”的感受。
記者了解到,依托示范村建設,沙吾昂村投資80萬元實施了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打造了長約200多米的主題鮮明的“文化長廊”。該長廊緊緊圍繞黨建這一主題,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農耕文化、留住鄉愁等多板塊全方位展示特色村落文化,成為沙吾昂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每天都在村子里轉悠,看著這些文化墻上的內容,也會情不自禁提醒自己注意言行舉止。”村民馬沙力海說。
鄉村振興既要“塑型”,也要“鑄魂”。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昂思多鎮沙吾昂村立足村情打造特色文化長廊、特色村史館,擦亮了文化底色。
走進沙吾昂村的村史館,柔和的燈光、獨特的布局讓人眼前一亮。館內通過部分圖文、實物、視頻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沙吾昂村從貧窮走上富裕;從落后走向文明;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偉大變革。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一個個畫面,充分展示了沙吾昂村從小村莊到示范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史館融入了我們村的鄉情記憶,記載了村莊的發展歷史和名人事跡,讓村民真實感受到了代代相傳的村風民風。”馬沙力海自豪地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沙吾昂村通過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多方面展示出它的可塑造性——結合本地文化、地域優勢資源、拉面產業的穩固地位,沙吾昂村發展了集貿市場、小游園廣場等文旅項目,打響了“沙吾昂村鄉村振興示范點”旅游品牌,并吸引外出務工的青年才俊回鄉創業,以此帶動和牽引民族特色餐飲和有機農畜牧業相互銜接、健康發展的產業鏈。
鄉村要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昂思多鎮副書記馬忠孝表示,今后,昂思多鎮將深入挖掘鄉土資源,探索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積極培育農村經濟新增長點。同時,做好鄉村振興動態管理工作,把致力于扎根農村、服務農村的“田秀才”“土專家”及時納入進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