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智增活力。近日,青海省第二屆家政論壇大會、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首屆“森林康養論壇”和互助縣高原現代農業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論壇相繼舉辦。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院士和學者齊聚一堂,就家政、康養、農業產業方面的理論思考、實踐探索和經驗體會進行了深度交流,闡明了一系列前瞻性、引領性的新理念新觀點,智慧和觀點在這里碰撞,思想和精神在這里交融,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開良方。
讓高品質家政服務走進千萬家
今年3月15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2023年工作要點》,從提高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強化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積極推動家政進社區、提升從業人員保障水平、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六個方面實施25項具體措施,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8月22日,青海省第二屆家政論壇大會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舉辦。
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的消費主力軍是誰?需求和特點是什么?論壇一開始,北京成人教育學會培訓中心主任、高級家政培訓師、中國商業聯合會商貿服務業技能競賽考評員王艷平以“從市場角度看中國家政行業的提質擴容”為主題作主旨演講,從行業分布、提質擴容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家政服務質量、擴大容量,助力家政行業健康發展。她說,家政行業提質擴容的關鍵在人,如今的社會,需要更多的先進管理理念,引進創新技術的能力,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管理者,有豐富經驗、接地氣的家政講師,需要更多綜合素養、職業化的家政服務人員。
在聆聽了王艷平的分享后,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并不時拿出手機拍照留存資料。
“我們要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并舉,加快家政專業人才培養,通過專本碩一體化建設,打造一站式人才培育直通車,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實用專業人才,通過國際合作,培養國際人才,從而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能。”在隨后的分享中,日本九州大學博士、北京開放大學家政專業實踐教學中心主任、北京市海淀區智慧社區與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劉會圍繞什么是職業教育、為什么要發展職業教育、如何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家政行業發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闡述如何在推行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本科、大專學歷教育方面加快進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儲備行業人才,促進家政行業提質擴容,為行業現代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助力。
“890”家政圈創始人以“家政進社區——沖刺最后一公里,打造便民一刻鐘”為主題,圍繞支持家政企業在社區獨立設點、支持家政企業與社區載體融合共享、支持家政企業進駐社區信息平臺等方面詳細講解了關于家政進社區的各項舉措,他說,希望將特色植入到家政行業中,把產品賣到客戶家里面去,比如本地的八眉豬、青稞酒、青繡等,把這些帶入到全國各地家政客戶家里。
論壇上,專家們以案舉例的演講方式將論壇推向了一個小高潮。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資深記者、財經專家以“洞見趨勢 共創共贏——讓世界的未來認識家政”為題作主題演講。他從中國經濟的分水嶺出發,認為城市化人口是決定未來商業的趨勢,而家政服務是朝陽產業,工業化是家政服務業的必由之路,農村的現代化是從農婦的現代化開始的。
互助縣高寨街道西莊村村民、互助阿柴家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高級護工李卓滿措分享了自己從昔日“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的“三轉婦女”成長為高級護工的勵志故事。
在聆聽了國內專家學者的好經驗好做法介紹后,民革中央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大企生活服務有限公司、互助家政集團董事長文海煒以“員工制——不確定時代家政經營的定海神針”為主題,表明了組織化是家政業發展壯大的基本形態、員工制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堅持長期主義是家政企業的基本價值理念等觀點。他說:“來自北京的行業人士和媒體專家對我們的家政服務作了很高的點評和引導,這對‘互助家政’品牌的推動和服務行業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鼓勵我們家政從業人員樹立職業信心。我們有信心在未來打造好‘互助家政’品牌,讓‘互助家政’成為互相幫助的家政,讓它能夠走出互助,走向青海,走向全國。”
(本報記者 張璐)
拓寬綠色發展賽道 破譯森林康養密
8月23日,以“北山森林享康養,生態氧吧沁養生”為主題的森林康養論壇順利舉辦,與會專家學者相聚互助縣北山林場,交流森林康養研究成果,總結推廣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和管理經驗,探索森林康養項目發展新思路,專題研討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與“旅游+康養”發展模式,共同揭開森林康養密碼。
“高原醫學是一門環境醫學,其核心是低壓低氧。高原低氧對人體的影響具有雙重作用。”國際高原醫學會常務理事、國際低氧生理學術討論會顧問、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說,世界三大長壽區均在高山地區,青藏高原的長壽老人居全國第三位,說明高原低氧環境對人類健康是有好處的,適度的低氧也可預防治療支氣管哮喘、輕度冠心病、輕度抑郁癥等疾病。
格日力表示,高原康養醫學是基于高原醫學派生出的一門新學科,在海拔2000米至2500米地區,通過適度低氧,可以激活機體潛能、提高心肺血液功能、增強機體氧利用能力、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從而有利于改善機體生理功能,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梢岳酶咴毺氐淖匀伙L光和民族文化打造高原康養產業基地,比如利用適度低氧提高機體潛能,利用獨特民族文化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和身心康養等。
康養醫學如何高質量發展,格日力提出要提高認識、大力宣傳,成立由政府主導的專門結構、高度重視建立平臺和人才隊伍、開發區域特色的新產品,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支撐,提倡產學研結合。
如何依托高原醫學研究成果,推進高原康養服務大眾,第十二屆青海省政協常委、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多杰告訴記者,高原康養需要基礎臨床科研的協同突破,適度高海拔有利于血糖與體脂代謝,有利于心肺功能的刺激與保護,高原適度紫外線照射有利于骨骼代謝,食用高原藜麥和青稞等高原食品有利于人體健康等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是促進高原健康養護成果轉化的基礎源頭。
同時,要拓展高原康養轉化的新領域,在基礎研究方面,探索高原康養最佳海拔,挖掘“最適海拔機體保護機制”等與高原健康養護相關的基礎科研成果可轉化的潛能。在中藏醫藥方面,挖掘紅景天等高原天然草本藥材的價值,是高原康養相關藥物研發,發展藥品行業產業鏈的理論根基。在設備研發方面,以高校為紐帶,加強學科融合協同發展是促進高原康養相關醫療設備研發的快捷路徑。在高原食品和高原體育方面,研究藜麥等高原食品的食用價值和高原環境激發人體的潛能,是帶動食品、體育相關產業發展的理論遵循。
多杰表示,互助北山林場是青海省森林面積蓄積較大的天然次生林經營林場,海拔2100米至4308米,森林覆蓋率達77.51%,是最適合高原康養資源開發的地區之一,極具高原醫學康養產業發展的潛力。
在論壇上,青海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馬福海闡釋了運動康養的理念。
馬福海表示,高原康養包含的環境、醫療、營養、運動、心理五大因素中,運動康養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高原運動后血乳酸降低和糖異生更體現了“高原運動經濟學”特征。高原健身運動有保護心肌、促進肺功能、提高血液運輸氧能力、增強組織利用氧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運動能力等作用。
“由于高原運動屬于環境和運動對人體作用的科學,高原運動或鍛煉人體要承受環境低氧和負荷低氧的雙重刺激,機體變化更加復雜而深刻。要采用科學的運動測試和運動處方,指導高原體育運動鍛煉,才能促進運動能力和健康,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馬福海說,互助縣有不同的海拔梯度,是高原健身理想地,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體育文化,要以傳統特色體育項目為切入點,大力推進互助特有的民族民間體育運動項目賽事、表演,以及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旅游項目,讓人們參與到獨特的民族文化活動中,了解、認識高原民族和文化,同時得到健康。要加強基礎條件建設,大力加強人才培養,配備智能化的體測和健身設備,培養運動康復、運動健身人才及團隊。
在高原如何預防疾病,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院主任醫師汪曉洲表示,對即將進入高原的人,應進行高原衛生教育,講解高原環境特征及人體適應過程;學會急性高原病的自我判斷和初級救護知識;消除對高原環境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
(本報記者 鄧成財)
讓高原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破土發芽”
在8月25日舉辦的高原現代農業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論壇上,全國油菜首席專家院士王漢中在論壇上圍繞“發掘油菜多重功能 助力打造‘產業四地’”作主旨演講。他說,海東是青海的農業大市,農產品供給總量占全省份額超過40%,是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的主戰場。要以科技創新催生高端健康食用油輸出地為新定位新使命,要對標農業強國目標,找準海東“三農”方位,加快建設農業強市,著力推進強村富民。要進一步拓展培育富硒冷涼蔬菜來源地,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升級,深入推進油菜花文旅融合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動海東油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智慧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論壇中,農業農村部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育種組崗位專家王艦介紹了世界、中國及青海的馬鈴薯生產概況,闡釋了如何開展馬鈴薯繁育和新品種推廣應用,展望了海東發展壯大馬鈴薯特色產業,真正達到“建基地、強產業,促振興”的目標,為促進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價值實現提供了參考路徑。王艦說,自1960年以來,青海省馬鈴薯種植面積呈現增加趨勢,種植面積增加1倍,目前,占中國馬鈴薯總播面積的1.7%。
為此,王艦表示,海東市圍繞馬鈴薯產業提升帶動、發展特色、優化體系、培育品牌,抓農業規?;?、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態勢,“三農”這塊“壓艙石”的地位更加鞏固,扎實走出了一條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互助草莓在中國草莓品牌大會暨中國草莓展上榮獲“2023年度受市場歡迎草莓區域公用品牌”全國20強殊榮和“互助越秀”草莓金獎。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秘書長鐘傳飛在該論壇上開展了草莓育種及擴繁技術的演講。他從草莓的產業發展新趨勢、促花育苗關鍵技術、夏秋結果關鍵技術、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四個維度,分析了海東可持續發展草莓產業的特征、內涵、意義、實現途徑等,描繪了高原草莓種苗育繁和鮮果栽培規模,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采摘體驗、鄉趣游樂等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景象。
近年來,互助縣威遠鎮蠶豆示范基地成為當前全省針對旱作農業區早熟抗旱保墑高產技術、旱作農業區機械化覆蓋點播技術、“蠶豆+”復種模式和“蠶豆+”輪作模式以及蠶豆育種崗位種質資源田的生動實踐。全國蠶豆首席專家劉玉皎開展了蠶豆機械化種植技術及新品種推廣應用講座,他說,當前基于生態增效型的農業新模式為“蠶豆+”融合模式,在今后的農業產業發展中,要以新理念和新模式開辟“蠶豆+”的化肥減量、農業綜合能力,交流蠶豆種業科技創新的原創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支撐青海蠶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化肥減量與區域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巴迎桂)